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一九六三年末至六六年末,楊英風旅居義大利畫遊三年,旅歐期間,楊氏浸淫在歐洲藝術之美,反思中國現代藝術的新方向。[龍]呈現東方文化常見的飛龍圖像,楊氏以工筆筆法勾勒龍的形象,運用抽象版畫實驗出的拓印技法設色,使[龍]既承襲了東方繪畫的圖像歷史,亦在技法上透露出楊氏在繪畫創作一直以來的實驗企圖。雖然從圖像系譜來看,[龍]的犄角、纖細的頸部較像是取材自日本繪畫傳統的[雲龍圖],但楊氏顯然欲從這樣一個傳統圖像的繪畫歷程中,釋放自我對文化認同的焦慮。自五零年代末期,楊氏藉由抽象版畫創作的路徑,希望達到中國畫現代化之目的。然而在波折不斷地推展歷程中,楊氏對於中國繪畫元素的典範認知,亦逐漸從物質性的水墨、審美意識的書法筆意,轉向明晰可辨的文化圖像。從這幅作於一九六五年的[龍]開始,直到後期的抽象雕塑亦然,龍所代表的東方文化圖像對楊氏的創作愈來愈顯得重要,也成為楊氏創作中,佔據天平兩極的選項:現代藝術與中國文化認同,從擺蕩中得到最後的平衡。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描繪東方常見的飛龍圖像
  • 創作者
    楊英風
  • 創作日期
    19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