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港後車巷(一)

早期的鹿港富裕繁榮,各籍移民混雜械鬥不斷治安不佳,是盜匪覬覦的目標。居民為了保衛生命財產,於是在家園範圍四周設置隘門,因此隘門遍布大街小巷,為早期鹿港街鎮的一大特色。隘門即為聚落間界線的關口,具有防禦及境界的雙重功用,故有「惡不過隘門」之說。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位於一條名叫後車巷的小巷。造型類似牌坊的磚造建築,上題「門迎後車」。楊英風以寫實的手法細膩清楚的將隘門及其後的小巷景致濃縮於畫面中,由磚製的雙層樓建築可以看出鹿港早期的經濟實力,從隘門的框架中向後望,後方的巷道線條形成極具深度的空間延伸,角落的兩個幼童為此寧靜的頹垣殘壁帶來無限希望。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鹿港後車巷
  • 創作者
    楊英風
  • 創作日期
    1955/4/21上午12:00:00
  • 地點名稱
    鹿港
  • 緯度
    24.0577
  • 經度
    120.43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