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殊菩薩像

其它-祭祀用具-神像 文殊菩薩是佛家諸菩薩之ㄧ,文殊是梵文譯音,全稱文殊師利,亦做曼殊室利。文殊或曼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或室利是「頭、德、吉祥」的意思,所以文殊意為妙首、妙德、妙吉祥。佛教四大菩薩: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地藏的大願以及文殊的大智。大智文殊的形象在唐代以前與普賢菩薩一樣,唇上多畫有蝌蚪形小鬍子,頗有美丈夫之貌。宋以後則多是美婦人形貌,秀麗窈窕。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一頭青獅,表示智慧威猛。密宗的文殊造型,頭頂有五髻,表示釋迦佛法身的五智,作童子形,表示天真之意。文殊菩薩的來歷眾說紛紜,比如說祂原本是佛,為幫助釋迦佛教化眾生,暫為菩薩身做為釋迦佛之脇侍;又有說祂是眾佛之父母;或說是釋迦佛的祖師;最流行之說法是為釋迦佛的大弟子,原來是舍衛國一個婆羅門貴族的公子,隨釋迦佛修行,功德圓滿,成為眾菩薩之首。本件為紙質賦彩作品,菩薩披髮箍圈,手持如意宣爐,坐騎青獅裂嘴嘶吼,卻有稚楞之喜氣,望之無威嚴而有親切感,畫左上題款「文殊廣法天尊余祥畫」。

基本資訊

  • 創作日期
    民初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