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潮州雕刻神龕

其它-祭祀用具-神龕 潮州木雕的表現形式,有全貼金的金漆木雕,五彩描金的彩雕,清一色髹红(或黑)的漆雕和保持原木纹理的素雕等,其中以金漆木雕最為出名。運用浮雕、沉雕、圖雕、通雕等技巧,可以在大約三寸高的龕門窗格上刻出十多個故事人物,如果是戲曲人物,所穿袍甲還雕上圖案花紋、背景甚至有通雕景物,雕工精細絕倫。而黑漆描金、五彩飾金、全面貼金等加工使得器體金碧輝煌,極為耀眼。潮州的神龕雕刻,重點放在龕門設計和雕工要求。常會把門板劃分為若干個大小、寬窄、横豎、高低不同的裝飾面。較大的龕門,通常分頂横肚、方欄、門窗、企肚、中横肚、大肚和下横肚等部分。題材、形式、手法各有變化。頂横肚多雕花鳥,形體比較粗大;門窗則是場面熱鬧、人物眾多、情節複雜的故事,雕鏤工致層次節麟;企肚上或雕人物或雕花鳥,雖也精美但較簡單;中横肚雕面不大,而雕製卻極考究,往往是全龕門雕刻的精髓;大肚多不施雕鏤,而用彩漆繪以故事畫;下横肚有的繪以簡單的花鳥或博古,有的則刻以淺淺的類雲纹的瑞雪圖案;方欄大都是扁平的波伏連續花草圖案,深嵌在門窗的四周,既好看、耐看,又有變化。這種神龕作工之細緻,可見民間對祖先供奉心理的鄭重與虔誠。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柏木潮州雕刻神龕
  • 地點名稱
    大肚/潮州
  • 緯度
    24.7224/22.5497
  • 經度
    121.135/120.53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