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八卷藝文志/藝術/繪畫/名園後裔,頁158-159。
新竹市在道光、咸豐年間興建了兩所名園:北郭園與潛園,對於台灣發展史而言,一方面象徵經濟之起步,另外一方面也象徵文化之提昇,尤其對其鄭、林兩家後人之教化與薰陶,影響至鉅。在此僅略述兩家在清代栽培出之出色人物。 首先,鄭用錫在世時即有一從弟叫用鑑(一七八九年-一八六七年),字明卿,號藻亭。道光五年拔貢,主講明志書院三十年,咸豐二年,籌運津米有功,加內閣中書銜。同治元年保舉為「孝廉方正」,光緒二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奏准朝廷入祀鄉賢祠。日治初期,首任總督樺山,贈以匾額,舉為「學界山頭」,生前,工詩文,著有「靜遠堂詩鈔」二卷。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第158-15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