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畫裱褙

新竹市志第八卷藝文志/藝術/工藝/字畫裱褙,頁133-134。

字畫的裱褙,對字畫本身而言,它是一種裝飾,它必須為襯托主題(字畫)而存在,所以其尺寸大小或顏色的選擇及裱褙之適當與否,在在會影響字畫主題,所以懂得其理的字畫家,會特別重視裱褙店的選擇。 從清代中期開始,新竹地區逐漸地出現書家與畫家,至於裱褙店的存在,已無法考証;到了日治時代中期,著名的裱褙店倒是出現了好幾家。 最有名而且非常活躍的,便是最初設在城隍廟旁(現在長安街與中山路交叉口附近)的金華堂,其店面為上下兩層樓,以當時的情況而當,規模是相當大,它不但精於裱褙,主人蔡金華也是擅長書法與水墨畫,在新竹市與美術界交往頗密,許多美術家都把作品送金華堂來裱褙。昭和七年新竹市第一個美術團體「台灣書畫麗澤會」在新竹公會堂成立,會址即設在金華堂,會員五十多人,剛剛創設不久的金華堂,即提供二樓充當為他們聚會、研商的會場,並免費供應一些茶點。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第133-13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 貢獻者
    撰稿人
    施弘晉

    撰稿人
    楊兆禎

    撰稿人
    施翠峰
  •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