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耕海

膠彩畫是中國傳統畫種,曾發生名稱之爭議,到民國五十一年,由林之助教授提出,經學術性辯證後,「膠彩畫」名稱始行決定。所謂的膠彩,是以提煉自鹿或牛身上的膠質,混合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以水調勻,並以毛筆沾染在紙、絹或木板上作畫。膠彩畫原是我國古代「丹青」傳統,也是「工筆重彩畫」,當然與北京的重彩有相當關係,即又不盡相同,但同為中國繪畫重要的一支。夕陽在海埔灘上撒下一片金黃,海風呼呼作響,一對蚵農夫婦,頭帶帽子、頭巾,雖全副武裝也掩不住滿佈風霜的容顏。頂著凜冽的強風,踩著夕陽,靜靜的從海埔灘地犁過,穿過無以計數的蚵田,牛車上滿載著幾籃採收下來的蚵串,黃牛無怨的執養勤務,小狗欣喜主人的歸來。「靠山吃靠,靠海吃海」,這裡的人耕海養蚵,冬日冰冷的海水淹到膝蓋處,令人直打哆嗦;夏鬥頂著烈日酷暑,嚐盡箇中辛苦。在與海風潮汐共舞的歲月中,日復一日,辛勤工作,心情如同那句廣告詞:「人肉鹹鹹,吃苦像在吃補」。此作曾獲2003年第五十七屆全省美展膠彩畫類入選。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c31-7
  • 創作者
    曹鶯
  • 地點名稱
    三重市/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海埔/海埔
  • 緯度
    25.0666667/24.2686/24.6467/23.4728
  • 經度
    121.5/120.56/120.774/120.17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