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襲

〈海襲〉的靈感,源自於2011年3月的日本大海嘯。那天下午,隨著電視播放直昇機空拍下緩緩逼近的白浪,即便我們知道那將迅速襲擊人類所居,卻完全無計可施——人類的渺小與無知自是無法與大自然對抗;就算畫中的島嶼可居,但面對襲捲而來的災禍,人也只能如螻蟻般竄逃。這是對日本海襲後的驚懼,同時也是對自然反撲的警訊與烙印。經歷日本地震後,人們才猛然發現,人類對於生活舒適的追求越高,對於工業、科技的倚賴越重,面對自然災變的反噬便越劇烈。現下全球面臨的是生命共同的難題,當「生存」問題成為人類無可避免的災難時,我們個體所面臨的意識型態、族群內鬥、文化霸權、經濟恐慌、政治對立等等,甚至連文化、藝術都變成一種奢侈且毫無意義的事情。在世界之外的邊境,無論是極地的格陵蘭或是臺灣,如果人們無法正視這環境變化的危機,最終我們都將會是被淹沒的小島。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g15-3
  • 創作者
    吳正義(繼濤)
  • 創作日期
    2011
  • 地點名稱
    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
  • 緯度
    24.2704874
  • 經度
    120.558502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