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8/3/1

即使作者已經置身成功的環境中,但他並不因此自滿,在沉默的世界裡,他張開敏銳的雙眼,注意到了人間與自然的變化,而他的藝術不斷地成長與發展,有時他會從一堆廢物中撿拾到一些零碎的東西,利用他們來構成一種新的物體,成為一種雕塑;有時也更進一步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雕塑,這種作風正反映著他個人對藝術眼光的廣闊,作者認為藝術並無一個定型的限制,在我們日常所見的文物中,只要我們張大眼睛,隨時會發現到新的藝術。一九七六年他到了美國,在丹佛城住了許久,又旅行到各地去參觀博物館,而擴大了他的眼界,這一年多的經驗給了他不少新的想法,返台之後他慢慢的減少版畫的製作,而轉向水墨畫及彩墨畫方面,還用了國外的壓克力顏料來進行他的新作,在這方面作者似乎覺得在黑白與塊狀的表現上,已達到了盡情發揮的地步,而需要用新的方法來表現情感了,於是作者在彩墨畫中打破了塊狀的硬形體,而利用畫筆以墨色的變化來表現新思路;這種新的自由給予他更傑出的表現。在這些新墨畫中,塊狀的形體仍有相當的保存,但是新的自由可以使這些形體具有多樣的變化,互相重疊、交錯,用色有輕有重,較以前和諧,呈現一種新的活力。尤其是晝內的空間加深了,予人一種新的時空感,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d32-8
  • 創作者
    陳庭詩
  • 地點名稱
    縣立港區藝術中心
  • 緯度
    24.2686
  • 經度
    120.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