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觀音立身圖

早期在印度,觀音菩薩是以男性的體態呈現,約到了西元五世紀時,由於密宗以造型多樣性的表現,曾經出現如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與馬頭觀音等造型;到了西元六世紀晚期,隋唐時期的觀音塑像在體態上開始逐漸表現出接近女性的風格,由於觀世音與人慈悲與自在的意涵,是屬於女性所擁有的特質,所以自唐以後,中國文化圈中觀世音便以女性身驅為主,成為有別於其他佛教地區的特色。自古觀音菩薩又稱為白衣大士,法相莊嚴,身穿白衣立於蓮台上,在許多的宗教繪畫與雕塑作品中時常可見到這樣的表現,而游清茂在這件「觀音立身圖」中亦採用了傳統的構圖,只是稍作修改,使觀音像表現出飄逸、慈容的法相,背後的金黃色雲彩可以讓人感覺到溫暖、安祥,而上方佛光自然灑下道道光芒,即是表達佛光普照的情境,傳統中又具新意。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d03-4
  • 創作者
    游清茂
  • 地點名稱
    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烏日
  • 緯度
    24.2686/24.1065
  • 經度
    120.56/120.62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