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時代之韻

"此作取材於台北市現代都會建築景觀,自台北火車站望淡水河、三重市。生活中不見名山大川是身處台灣者之憾事,除旅遊外日常所見最主要、最熟悉的便是本島的城鄉景觀。山川勝境歷千年或尚無大異,賞覽之際仍可與古人同讚神交,都會景觀則已古今殊異。「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藝術創作來自於生活知聞,亦有反映時代之功,象徵現代進步的都會高樓建築,在五百年後的人們看來,定會覺得落伍古舊與傳統,就像我們今天看〈清明上河圖〉中的景物是一樣的觀感,此作內容,與古人所繪景物有別是時代之異,將生活所見取之入畫的創作形式,則是和古人契合如一,在精神上是承繼傳統的真義。太古無法,古人未立法之前便是師法生活景物。情思來自生活,也隨著生活而景物有別、感受有異。感思是自然反應而無可選擇,故身在高山畫雲峰,家居僻鄉寫村野,位處都會繪建築,如果藝術即生活,繪畫即畫者日記,都應有情有思,也極自然。作畫起於情思引動,畫法因創作之需而生,筆墨因景物之別而各家有異,因自我情境之用而求安適景物,即各有靈苗各自探。故古人言畫法之要即「有不定之法」。石濤云:「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筆墨當隨時代」,又曰:「我之為我,自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d09-2
  • 創作者
    林進忠
  • 地點名稱
    淡水/三重市/雲峰/台北火車站/霧峰/縣立港區藝術中心
  • 緯度
    25.1895736/25.0666667/23.353739/25.0479/24.0637/24.2686
  • 經度
    121.4570447/121.5/120.975751/121.517/120.699/120.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