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詩人的靈感

承襲《作品論》的水墨意像而發展:靈思乍現的詩人正準備在階梯上書寫,但是會留下什麼墨寶則永遠是個「謎」,但是筆者寧可希冀如此的「圖像的伏筆」所能夠誘發讀者想像的,是朝向一種「士與丹青」之傳統的交互作用,一種關於責任與榮譽的墨痕;另外,聖母子優遊自在對詩人的藝術不置可否,而印地安音樂家則以旋律助興,一種意想不到的文化接納與混血,也意味著土地上的幽默與生生不息的文化生產力量。這幅三角形結構的「讚美詩」體裁座落於無垠的海洋背景之前,沒有疆界的空間與圍繞在粉紅色大理石階梯的聖人群像之間形成一種視覺的對比,彷彿是創作者記憶中充滿包容度的國家──福爾摩沙,在沒有太多自然資源的海島上,惟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與創造力來維繫自身的存在,一個年輕的國度只要擁有聖母至高的慈愛,也就對未來無所畏懼。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F44-2
  • 創作者
    林欽賢
  • 創作日期
    2010
  • 地點名稱
    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
  • 緯度
    24.2704874
  • 經度
    120.558502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