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陽花

扁平的造形設計,是從傳統中研變出來的,有加大「面」的感覺,因為要讓太陽之花,長得更壯麗,必須要有寬廣的土地和陽光,所以預留了一些「空白」山巒釉色,來突顯生長空間的可貴,這不就是台灣這些年來的寫實嗎?這件作品還利用彎曲的線條,來劃分出人工(花)與自然的拉力,也許也隱含生物生存的邏輯。在釉上表裡上,一樣是利用多層次上釉重疊法來表現花的立體效果與變化,是其花更自然,有如油畫或水彩的色彩擴散效果,生動變化中,平面式的釉色加上粗礦釉的肌理效果,再重重釉色重疊中,「山水」的感覺終於出現在「左上角」上了,又利用陶土的土性,來達到親和力與土生土長的意思,在1250℃燒成中,完成此作品,是件創作型作品,也是新古典作品之一,但此作品卻是用泥板成型法完成的大作品。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b34-4
  • 創作者
    謝志豐
  • 創作日期
    1961年代
  • 地點名稱
    大肚/縣立港區藝術中心
  • 緯度
    24.7224/24.2686
  • 經度
    121.135/120.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