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獻燈

膠彩畫是中國傳統畫種,曾發生名稱之爭議,到民國五十一年,由林之助教授提出,經學術性辯證後,「膠彩畫」名稱始行決定。所謂的膠彩,是以提煉自鹿或牛身上的膠質,混合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以水調勻,並以毛筆沾染在紙、絹或木板上作畫。膠彩畫原是我國古代「丹青」傳統,也是「工筆重彩畫」,當然與北京的重彩有相當關係,即又不盡相同,但同為中國繪畫重要的一支。敦煌石窟、龍山石窟等佛教聖地,幾乎是所有藝術家都嚮往朝聖的地方。為保存古物,石窟裡無法自行照明,也無小沙彌,但為畫出石窟裡佛陀莊嚴法像,畫中特地安排一位小沙彌,手捧一盞油燈,既可藉著光源一窺石窟裡偉大的藝術,又可集中焦點。小沙彌出現石像群中、虔誠的模樣、手中的亮光都給幽暗的畫面增添更多活力與溫情。作品使用林布蘭聚光手法,藉著一盞小燈,在黑暗中發出光輝,這匡燈在圖像學裡代表光明,赤腳捧燈的小沙彌代表聖潔,隱約中的佛陀、菩薩顯得神秘而仁慈。此作品曾獲得2001年第55屆全省美展膠彩畫入選。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c31-5
  • 創作者
    曹鶯
  • 地點名稱
    縣立港區藝術中心/三重市
  • 緯度
    24.2686/25.0666667
  • 經度
    120.56/12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