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後的婦幼衛生

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光復後民國時期/保健/婦幼衛生,頁2053-2054。

台灣地區死因統計,癌症有逐年增加趨勢,婦女惡性贅瘤中以子宮惡性贅瘤(含子宮體及子宮頸),即高居婦女癌症死亡之首位,但是它最容易診察,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痊癒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本市衛生局民國七十一年起除加強婦女防癌衛生教育,並鼓勵其定期接受子宮抹片檢查,配合婦幼衛生工作及家庭計劃裝置樂普時,普遍實施檢查;倡導從事婦產科之醫師暨助產士,透過醫療與接生機會,推展婦女衛生,以期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維護婦女身體健康、增進其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每年召開工作檢討會及在職訓練,同時教導鼓勵婦女作乳部檢查,推展乳癌自我檢查方法,應用各項集會(母親會、母姐會、媽媽教室);醫院、診所利用門診;衛生局、所利用產前、產後檢查、家庭訪視等,提供教材指導其自我檢查,以便婦女能個別對保健衛生常識有所認知,進而改善其衛生習慣,保護自身身體健康。訪視期間對營養不良的孕婦嬰兒免費配發婦幼衛生研究所補品,同時辦理健康寶寶比賽。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2053-205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