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後寄生蟲之防治

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光復後民國時期/疾病防治/寄生蟲之防治,頁2047。

民國六十一年,省頒「台灣省公私立國民小學學童腸內寄生虫防治第一期四年工作計畫」,第二期以後之計劃均以五年為期限,以蟯虫防治為主。 人體腸內寄生虫之感染以蛔虫最為普遍,尤其十五歲以下之國小學生感染率最高,受害最大,是故降低其感染率,可確保兒童健康發育。早期蛔虫防治為主,爾後發現鉤虫感染易使患者貧血,減弱人體自然的抵抗機能,併納入防治,如今對檢便呈陽性者(檢便每學期一次)以蛔虫及鉤虫為主,每學期投藥驅虫一次,侯蛔虫、鉤虫撲滅後,再實施其他腸內寄生虫之集體驅虫。並加強學校學童衛生教育,教導學生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不隨地便溺,不吃不潔食物,養成穿鞋習慣等,以防止經口及皮膚之感染。並利用學校媽媽教室等,灌輸家長對寄生虫防治的常識與方法。對於農、漁村地區居民,則加強衛生教育宣導,促使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及對水肥的處理,使虫卵不致污染生活環境,期能消滅寄生虫的感染來源。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204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 貢獻者
    撰稿人
    林漢泉
  •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