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日據時期/社會衛生/預防接種,頁1982-1983。
在日本自種痘法(種牛痘)普遍施行以來,天然痘(天花)之流行,完全已然絕跡。而在台的日籍開業醫師中,亦大都未曾接觸此類病症之醫治工作,因此台灣天然痘幾乎年年發現患者。直至明治卅年(光緒廿三年,民前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七年),日政當局普遍獎勵種痘,正式開始施行,逐年增加接種人數。每年按春秋二期接種,自明治二年後,始改為春期一次施行。按自種痘法施行以來,雖有遞減之趨勢,卻仍時有發生。於是發起全面性衛生教育及接種工作;而學校學童一律接受種痘,始完全控制天然痘疫情,天然痘的接種遂成為行政當局的防疫工作,每年度的例行衛生工作。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1982-1983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