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日據時期/衛生保健/戒纏足,頁1948。
明治三年(光緒廿六年,西元一九〇〇年)台北大稻埕黃玉階提倡天然足會,矯正纏足弊風。明治卅六年,新竹推舉鄭如蘭為部長,高福為副部長,正式推展會務。旨在勸誘纏足的解放,不予強制,以感化教育令其知曉自身的利益,亦期盼為人父母者勿蹈故陋,其解除纏足者及保育天然足者,與「臺華章」一枚,懸於胸前,以為榮耀。徽章圖案係採用蓮花。乃基於俗稱纏足為三寸金蓮,而蓮花綻開即代表著解纏的象徵意義。自成立以來,雖會員增加,奈何經費短絀,明治卅六年,始獲得兒玉總督所撥給的每年一千元補助金,政府當局才正式獎勵該組織事務的推動,對婦女個人的衛生習性,開始有了劃時代的觀念突破。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1948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