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代環境衛生:風俗習尚

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清朝時代/環境衛生/風俗習尚,頁1904-1905。

早期封建社會,為政者為維護其政權,教育首重「明倫守法」,至於養生之道,則發啓於民間自行流傳,遂有各教派的不傳之秘,或各家的祖傳秘方,或借神力救濟,綜合諸類習俗皆是經驗之談,或為無稽傳說,但染患疾病者總得一試才知成效,可以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清朝末代,清廷有了保健、醫事、防疫等施政,民間卻仍遵循著遺風習俗行事,未嘗有改變。因此昔時民間衛生舊習,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及生產、殮葬、一般流行疾病等自有承先啓後的行為及其因應之道。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1904-1905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