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衛生/概說/概述。頁1900。
莊子庚桑楚:『南榮恭曰:「君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衛生之經而已矣。」』衛生之名稱係出於此。若以現今觀念闡述其意,狹義言,乃養護個人之生命,俾使自身體魄康壯,無疾無病以享長壽。廣義言,凡維護社會公眾衛生,謀國家民族全民健康之政策,均包括在內。若以西方科學意義而言,乃以生理學、醫學為基礎,講求保護身體之健康及預防疾病之法者屬之。通常分為個人衛生及公眾衛生兩大類,加以近年來,提倡之地球村觀念,又有了整體衛生概念的導入。由此可知,衛生政策的導向,無論中外,都是因時因地制宜在改變著,尤其生活條件愈見改善的區域,其衛生政策的推動更見其積極卓效。民國三十七年四月七日,為世界衛生組織憲章生效之日,經會員國議訂,是日為衛生節,可見全球性的衛生政策於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已然紛紛建立,在今日資訊發達、交通便捷的時代裏,衛生不再是區域性問題,而是整個地球子民未來生活條件,所必需關切的主要課題了。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1900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