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區發展緣起

新竹市志第三卷政事志下/社政/社區發展/緣起,頁1751。

社區發展是由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綜合建設,以提高社區居民生活品質,並由政府予以行政支援,技術指導。簡言之,即社區民眾自助他助,改善社區民眾生活之過程或工作方法。它的正式誕生與推展,是最近二十多年來的事,自從一九五二年聯合國成立社區組織與發展小組,一九五四年又改為聯合國社會部社區發展組來大力提倡,社區發展遂成為世界各國普遍應用來促進社會國家邁向福利境界的一種社會運動,或社會工作的一種方法。已開發國家,用它來解決文化失調中產生的偏差問題,以平衡其經濟發展,使社會變得和諧而進步,正在開發中的國家則利用它來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改變人民的觀念、態度與價值取向,以導致社會朝向更好境地的變遷。在這種世界各國普遍採行的潮流中,我們可以看出社區發展實為實現「福利社會」、「福利國家」的主要途徑,更是各國現代化的主要過程之一。基於此,我國乃於民國五十四年,將社區發展列為「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當中七項具體工作之一,而本省則於民國五十七年依據行政院頒布之「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訂頒「台灣省社區發展十年計畫」,開始全面實施社區發展工作,迄民國七十年社區基礎工程大致已具規模。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下〉,第175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