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相關論述&李仲生論述&李仲生繪畫特色

李仲生繪畫特色李仲生作品最大的特色是純繪畫性的,所謂純繪畫性是:非文學性的、非敘事性的、非主題性的。這三點是現代繪畫(前衛繪畫)的特色,李仲生長期以來,便朝向這個方向發展。能使李仲生畫出『非文學性』的、『非敘事性』的、『非主題性藝術』的、反(舊的)繪畫性,卻創造『新的繪畫性』的作品,顯然得力於『抽象繪畫思想』和『佛洛伊德藝術思想』的長期培養研究。及其在實際作畫時的堪能融會貫通,和有效的應用。李仲生作畫時,放棄(停止了)故意地、胸有成竹地,即來自心理學上所謂意識層的心理活動,他直接接上去的是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也就是他的頭腦的思考,和手上的畫筆,完全是伴隨著潛意識的活動,然後半意識地、自動自發地作畫。這就是李仲生能夠作出不合現實世界的邏輯,卻合乎『心象世界』的邏輯,沒有可視的世界的條理,卻有非可視世界的條理的『非文學性』的、『非敘事的』、『非主題的』純粹的前衛繪畫作風的畫的緣故。由於李仲生不受『文學性』、『敘事性』、『主題性』所約束,所以他的畫含有形而上的純粹的藝術美。這種形上的前衛繪畫的藝術美是:一、在思想上是形而上的聯想性和心理表現──李仲生擬毋須假自然形象,只藉形而上的『抽象形象』或『心象世界的形象』,便在畫面上畫出一個不是肉眼所見的富有聯想性的心象的的世界來。這些『心象世界的形象』、或『抽象形象』的分離開來,或互相接觸,或互相重疊起來的所謂『雙重影象』往往有時會令人有狂驟緊張的感覺,有時覺得寧靜而幽遠,有時帶有令人戰慄的恐怖感,有的令人感到怪異而神奇,有的卻表現著時而緊張急驟,時而緩徐鬆弛的形而上的戲劇性,有的『抽象形象』富有共鳴和呼應的使用,有的則有互相擴張的衝擊力,然而這一切都不是現時的,都是形而上的、暗示性的、象徵性的『心理語言』(或稱精神語言),從這些『精神語言』在畫面上展開一個引人入勝的形而上的『異度空間』(又稱另度空間)的空間世界。二、充份發揮了油畫材料上的特長──李仲生作畫時,不論油畫和粉彩畫,都非常注意繪畫材質上的效果的發揮。不但把只有油畫顏料才畫得出來的本來的優點保存,而且還盡量加以發揮。運用了現代繪畫的特殊新技法以提高畫肌上的微妙變化和美感。他畫面上的顏色有時粗糙厚重如牆壁,有時光滑細膩如瓷漆,有時筆觸粗糙,氣勢磅礡,有時線條纖細如蜘蛛網,有時大膽渲染像潑墨,有時色點堅實像碎石。不論是粗細的線條筆觸,厚薄的色面、色點,都不規則地展開一個形而上的、引人入勝的、可以會意不可言傳的、神秘而奇幻的心象世界。三、保持著中國人特有的氣質──李仲生的繪畫思想和繪畫技法,固然是淵源於歐洲,但畢竟他的畫保持著中國人的氣質,和中國哲學的神秘的特質。這尤其在他用色用筆上體會得出來。從用色上說,他為了創造和捕捉出乎意料之外的形而上的『抽象形象』,或『心象世界的形象』常採用不按濃、淡、厚、薄的順序以作畫,但在他油畫的粗獷的線條,同時把大量液體顏色大膽地潑上畫面去所表現出來的磅礡的氣勢,完全是中國人在藝術創作上所表現的豪邁雄渾的氣質。至於喜用大紅、黑、白、黃、石綠等有對比效果的色彩,和國劇的臉譜和服裝的色彩都很接近,其他還揉合了神秘的中國哲學思想,是容易覺察得到的。四、獨自創新的藝術繪畫面貌──李氏的畫,在前衛思想上說,他是淵源於前衛藝術主流思想之一的『抽象思想』及另一主流思想的佛洛伊德思想,和部份中國哲學思想。但從繪畫的面貌上說,卻是自己的、獨創的,本來繪畫的面貌能夠獨創,藝術思想卻不是一般人能夠獨創的。二十世紀野獸派偉大的大師瑪蒂斯的藝術思想,淵源於高更,沒有高更,便沒有瑪蒂斯;立體派的大師畢卡索的藝術思想,淵源於塞尚,沒有塞尚,便沒有畢卡索。但瑪蒂斯沒有創造藝術思想,當然也沒有抄襲高更的畫;畢卡索沒有創造藝術思想,當然也沒有抄襲塞尚的畫。他們只是受前人藝術思想的啟示創造自己的畫罷了。李仲生也是受現代藝術思想上的啟示,並長年專心研究和培養這種新的藝術思想以創作自己的畫。所以李仲生的畫,面貌上像自己,不像世界任何人的畫。如果說有相像的地方,只是藝術思想上有共通之處罷了。正如瑪蒂斯的繪畫思想像高更,畢卡索的藝術思想像塞尚一樣。李仲生的『藝術思想』淵源於二十世紀『前衛繪畫』的主流思想之一的『抽象藝術思想』及另一主流思想的『佛洛伊德藝術思想』,故李仲生的畫,可以說是揉和了『抽象思想』和『佛洛伊藝術思想』二者所創造出來的,有自己獨特面貌的前衛繪畫。如果要給李仲生的畫加上一個派別的名稱,可稱之為『抽象的超現實主義』,或『無形象的超現實派』。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