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下/金融/基層合作金融/保險業/人壽保險/日據時期的人壽保險,頁785-786。
日據時期,日人稱人壽保險為「生命保險」,最早來台開拓人壽保險業者,首推一九一八年來台為其會社招攬業務的「日本帝國生命保險會社」職員飯島。惟因當時台灣人民缺乏人壽保險意念,推行至感困難。其後台灣因一度發生流行疫病,死亡率大增,於是省民才開始注意到人壽保險的需要,該社遂於一九二〇年正式在台成立出張所。嗣後明治、太平、第一相互、東洋等生命保險會社,亦繼之先後來台設立代理店,此項業務始漸次展開。是時代理店多達卅四家,至一九四二年,日本政府命令將卅四家合併為帝國、日本千代田、富國徴兵、住友、三井、第一、安田、野村、第一徵兵、大同、第百、明治、日產等十四家,繼續經營至台灣光復時。此等機構均屬日本總社的分支機構,且都是民營組織,所經營的業務大都偏重於長期性的人壽保險契約,如終身保險、養老保險及幼年保險等(註十二)。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第785-786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