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下/金融/基層合作金融/信用合作社/日據時期的信用合作社/日據時期本市的信用合作社,頁741-749。
新竹市雖然早在一八九九年即有銀行的設立(台灣銀行出張所),但是成效不如預期,影響範圍也十分有限。許多小企業的經營者仍不知道銀行的設立對他們有什麼意義,換言之,無擔保及信用較薄弱者幾不可能得到銀行資金的融通。再者,當時銀行的利率很高,並不適合充做農業開墾等的企業資金,但是民間借貸利率比銀行更高。而一般人卻都以高利率求助民間資金,結果往往因不堪負荷而阻礙了事業的發展(註八)。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第741-74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