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下/金融/銀行業/日據時期以前的金融機構,頁678-679。
十九世紀,歐美列強紛紛進入東亞地區擴展貿易。台灣亦於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因天津條約的訂立而開放了安平港。兩年後締結北京條約時,又增加開放了淡水港。其後復因外商雲集,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再開放打狗(高雄)為安平的附屬港,雞籠(基隆)為淡水港的附屬港,於是外國人乃陸續來台進行貿易。 外商在台貿易,主要輸入品是鴉片,輸出品則以茶、糖及樟腦為大宗。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第678-67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