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下/商業/光復以來的商業公司行號與從業人口/商業從業入口,頁610-612。
商業從業人口,是商業發展重要指標之一。光復以來,本市商業從業人口,即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民國三十八年,僅5,947人,佔有從業人口比例,亦僅8.41%。嗣後,逐年遞昇,至民國七十八年,則增加為19,835人,成長達2.67倍,佔有比率亦達12.79%。同一時期,有業人口僅成長1.37倍。充份表現出商業活動興盛的一面(見表3-1-10)。就各行業從業人比較而言,民國四十至七十年間,除四十年代,次於服務業,排名第二位外,大致而言,均次於服務業、製造業,排名第三位。民國七十一年以降,曾一度落於農林漁牧狩獵業,排名第四位。不過,民國七十五年起,則又再度超前。就第三級產業中,商業就業人口比例,遠不及服務業(見表3-1-11)。縱然如此,本市經濟發展,商業活動仍有一定的貢獻。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第610-612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