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出生,來自屏東的林賢閔,五十七年就到加工出口區高雄電子公司,經過考試後擔任助理工程師辦事員工作。雖然待了三十五年,並不像其他人正常升遷,「我越做越低」她說,碰到能源危機、人事凍結,轉去會計部,四、五年後又遇上經濟不景氣、裁員,「那時候大家都大哭,那時候孩子,幾乎都孩子。」她回想裁員當時令人害怕的情境,雖然沒有被裁,卻又重新回到裝配員、作業員工作,重頭再來。
因為曾經待過會計部門,林賢閔對於資遣費、工資以及加班費的計算非常清楚,條件都已優於後來的勞動基準法。
「這麼多年…還是有那個情在啦,…」畢竟在工廠裡的時間比在家庭多,工作二十五年時已經退休過一次,現在又準備第二次,她覺得工會有團體協約,公司有人性的管理,因此公司加工出口區的女工有自信及快樂,沒有什麼苛求過,因此也沒有抗議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