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楓橋客

楓橋客

左詞宗江紫元

右詞宗黃得時

左十九右避 黃得時

浪跡江湖鬢已絲。楓橋偶泊月殘時。頓成一絕稱神品。合與鐘聲萬古垂。

本詩係日治時期詩會活動時的擊缽吟作品,「楓橋客」為題目,「詞宗」為評審。黃得時任右詞宗,因此「右」的名次為「避」,表示迴避,不評選自己的詩作,「左」的名次為第十九名。

本活動為「瀛社癸丑花朝吟會」,癸丑為1973年,花朝為花朝節,屬傳統節日,有農曆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日等差異,臺灣多採二月十五。日治以後採用國曆紀年,花朝不一定能遇到放假日,因而詩會活動往往找接近的假日舉行。本次活動,順道舉行社友林占鰲的八十壽辰慶祝,將接近的節日、社友婚喪喜慶等一併舉辦,顯示出社員之間的人情味。

首唱(第一道題)「老鶴」,正好為林占鰲慶壽;次唱(第二道題)「楓橋客」,化用唐.張繼〈楓橋夜泊〉詩,兩者與花朝節似無甚關聯,這是詩社常態,除了納入社友婚喪壽喜慶,也會透過抽籤方式選定題目。

左詞宗江夢花,原名江紫元,字夢華(花、華常通假),桃園人,曾擔任瀛社秘書長、總幹事等職。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詩文之友》38卷1期(1973.05.01)。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北
  • 撰寫者
    江寶釵
  • 創作者
    黃得時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3/05/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