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寒歲暮

次唱 天寒歲暮

左詞宗鄭晃炎

右詞宗張高懷

左四右六 黃得時

臘鼓頻催時局難。霜風刺骨敢偷安。何當甲第連雲起。蓋遍蒼生餞歲寒。

本詩為瀛社例會的擊鉢之作,「次唱」為第二道題,「天寒歲暮」為題目,鄭晃炎、張高懷為評審,左四右六為黃得時所獲名次,此次排序頗前,是黃得時少數的佳績。

黃得時由題目「歲暮天寒」發想,「臘鼓頻催」點出了歲暮的時間點,是以「霜風刺骨」。因「霜風刺骨」的寒冷之極,接「不敢偷安」(即「敢偷安」之意)。作詩的當時(1971年初),臺灣國際政治處境每況愈下,天寒,除了指身體之感,更指時局之難。末二句化用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展露了詩人普濟蒼生的悲心,氣魄宏大,或為同獲左右詞宗好評的原因。

本次例會的詞宗鄭晃炎(1902 ∼ 1986),字紫峰,臺北市人,浸淫古籍,喜好吟哦,曾參加瀛社。 張高懷,字福星,惠安籍。瀛社社員,戰後擔任過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委員。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詩文之友》33卷5期(1971.03.01)。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北
  • 撰寫者
    江寶釵
  • 創作者
    黃得時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1/03/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