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門秋色

石門秋色

左詞宗簡竹村選

右詞宗郭茂松

右九左四十 黃得時

天高氣爽菊香勻。探勝人來得句新。千里碧迷山外樹。一溪綠映柳邊茵。灌田水足消乾旱。建壩功成費苦辛。豫卜秋來歌大有。桃源鼓腹樂相親。

本詩選自桃園縣立圖書館舉辦癸卯重陽節詩人大會詩選,題目石門秋色,為即景賦詩題,能與主辦單位之所在位置相呼應。作者以其自然景致與堤壩灌溉的功用切題,頗有意義。

詩人遊冶的地點的石門水庫,位於桃園市大溪區、龍潭區、復興區與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的石門峽谷。石門水庫是北臺灣的主要水庫之一,也曾經是遠東最大的水庫,以土石堤岸型壩體,攔截大漢溪溪水,蓄積而成,是臺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

天高氣爽,菊花香溢,這是秋日的美好天氣、可愛勝景教詩來遊,立即靈感加持,拈得內容創新的詩句。千里碧迷山外樹。一溪綠映柳邊茵。灌田水足消乾旱。建壩功成費苦辛。飽食而閒暇無事。《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居民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左詞宗簡竹村即簡阿淵(1903~?),又名景淵,字竹村、竹春,臺北板橋人。曾任省林產局技士。公職退休後,頤養林園,不廢吟哦。亦「北鷗吟社」社員。 郭茂松 先生則為日治跨越戰後,臺灣傳統詩壇的重要作家。其詩作不論是在擊鉢或是閒詠部份,都有相當的數量傳世,堪稱臺灣戰後詩壇大家。

右詞宗郭茂松(1909~1992),字子雲,號鶴庵,臺灣新竹人。癖嗜吟詠,拜晉江葉文樞先生為師。戰後歷任新竹縣議會議事組主任、聯合報新竹縣分社主任兼記者等職,並受竹社諸詞友舉為社長。常與市內各吟社儔侶輒相唱和。其詩作飲譽騷壇。為李漁叔、吳萬谷、張作梅諸老所推許。著有《有斐樓偶存稿》、《八一壽辰唱和吟稿》、《有斐樓偶存續稿》。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詩文之友》19卷4期(1964.02.01)。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北
  • 撰寫者
    江寶釵
  • 創作者
    黃得時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64/02/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