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光

次唱 溪光

左詞宗張晴川選

右詞宗黃得時選

左七 黃得時

一泓涵碧玉琳琅。映水桃花夾岸香。極目夕陽斜照處。清輝閃閃沁詩腸。

這是單純描寫迴映在如碧玉般琳琅作響的溪水上的光亮,「一泓涵碧玉琳琅」,有象有意有聲音,極生動活潑之致,因而獲第七。兩岸桃花開了。張大眼朝遠方看去,夕陽斜照下,閃閃清輝把詩腸洗滌了一遍。

左詞宗張晴川(1901~?),字芳洲、子澄、志澄,號漢秋。臺北市人,居臺北太平町。少時憤臺灣為異族所據,乃遠赴上海,入東南醫科大學就讀,旋從事抗日運動。1922年創立「淡北吟社」,1923年加入「瀛社」、「天籟吟社」、「雙連吟社」等吟社,因曾參加臺灣革命運動,恐累吟友而脫社,戰後始再復社。歷任臺北市政府顧問、議員、商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家畜公會理事長等。嗜讀工詩,著有《大陸漫游吟草》。卒年不詳,然據《瀛社創立七十週年紀念集》所載簡歷,其於1979年時尚存。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詩文之友》19卷3期(1964.01.01)。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北
  • 撰寫者
    江寶釵
  • 創作者
    黃得時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64/01/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