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會社尾(今臺北市萬華區糖廍里)。一名穿著皮製夾克(極可能是捐助衣物之一)的小男孩來領取救濟物資,小男孩用雙手將袋子撐開,工作人員則使用一個金屬皿撈起麵粉,將麵粉倒入袋子中。從美國運送來臺的麵粉多是袋裝,每袋約為100磅重(45.4公斤),但一戶人家並不可能被配發如此多的麵粉,故協助配發物資的工作人員會使用一個器皿從麵粉袋中撈出麵粉,秤量過後再倒入民眾帶來的容器。照片中,可注意到民眾手頭上多拿著一張紙卷,該張紙卷是「美國人民捐贈救濟物資領取證」,上頭記載了受濟戶的姓名、年齡、職業、住址、身分證號碼、負責機關等多項資訊,並由貧戶和教會各存一份,每逢救濟物資發放時,受濟戶需得攜帶此文件才能領取物資。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