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黑漆彩繪磨顯原住民耕作紋瓶

本件文物為黑漆彩繪磨顯原住民耕作紋瓶。

「漆」是流動的稠狀液體,是一種塗裝技術,因此只要被漆覆蓋、或者器物中有天然漆的塗佈,皆可稱為「漆器」,其主要可分為三部份:胎體、灰地、髹飾。漆器是早期人民從自然體驗而發展出來的生活工藝,時至今日,都還能找到這個工序繁瑣的技藝特有的溫潤身影。在漆器的使用習慣與漆藝風格上,臺灣先後受到來自中國與日本的影響,進而發展出特有的漆器工藝。

臺灣在日治時期,漆器的使用相當興盛普及,是常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進入民國時期後,受大環境的影響,漆器的使用逐漸式微,但仍是婚慶或送禮時身分的表徵。

束頸長型圓瓶。圖為原住民山區耕作圖,前方有一左手持棒棍身穿橫條紋的人,其左右兩側有花叢,背面有兩位彎腰耕作的農民,農民身後為山區田間景色。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購置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尺寸
    X/長度:10.2cm、Y/寬度:10.2cm 、Z/高度:21.1cm、口徑:6.3cm、重量:500g
  • 存放位置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材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