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電話帖中的桃園:史料《新竹州電話帖》導讀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2期「社會與生活」:台灣何時開始有電話簿的出現?1936年在臺灣發行的電話帖正是最早的,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編的《電話帖:台北州下各局》,編纂此書象徵電話的裝設已有一定普及性。電話帖首先有介紹市內、外,臺日通話方式,卷末更有電話保養、緊急電話與電話轉電報的規則。內文則是電話使用者的名錄,內包含了使用者姓名、電話號碼、電話所在地址與職業(行業)。


電話簿可以看出很多的資訊,桃園郡中,裝設電話密集區是在桃園郵便局為中心圓周四公里地區,當時能裝設電話者,不是上層精英就是商業需要,這類比重已超過公家機關許多,因此電話帖留就成為觀察上述者的另一方式。電話帖中各行業的比重,可知各行業別的繁盛與比重。電話具備訊息傳輸便利性,造成需要即時資訊的行業更仰賴電話,而偏遠地區也可利用電話連絡買賣物資,使得交易網絡得以擴張,尤其米穀買賣業使用電話的比重很高,這是因為桃園大圳通水後,桃園的農業產能大增,加上米商需要搶先一步取得市場先機,因此需要電話作為聯繫用。除商業外,電話所透漏的另一訊息就是當地菁英的分布,最明顯的即是醫生,對醫生而言,電話也是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這也是一種身分象徵與社交的工具。故電話帖中展現的地方菁英賴以營生的行業,以及新生代菁英從醫開設醫院,電話簿反應的桃園社會,正是活潑與多元的。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明憲
  • 貢獻者
  • 創作者
    劉明憲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6/09/30
  • ISBN
    2414-772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