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機工會常金海理事長

台灣機械工程師出身的常金海,談論台灣早期工會組織的發展。戒嚴時期國民黨雖然一黨獨大,但還是扶植並允許工會運作,以作為一種樣板展示,但後來隨著工會自主性提升,漸脫離國民黨的掌控;而早期黨外人士包括今日的民進黨則將組織依附在工會裡發展;儘管如此當時的工會運作純粹爭取勞工權益,不比今日的工會政黨色彩濃厚。八、九十年代公營事業轉民營化後,當時勞工立委被取消,廣大勞工只有靠工會來幫他們向政府爭取權益;工會內部決策有時會受到政治考量(如爭取選票)的影響。 常金海擔任台機工會常務理事,也是高雄市機械業聯合會、高雄市總工會、全國總工會、國際金屬工聯的核心幹部,當時也組織了國公營事業的員工權益促進會,爭取民營化過程的勞工權益。從他從參與工會到投入立委選舉的經驗,道出台灣工會受到各黨派政治力量左右的現況,以及台灣工會經濟受到資方與政府牽制,加上本身無法像外國工會提升專業知識,因此在經濟上無法獨立自主,勞工自然也就無法像國外勞工那樣,可以對等的和資方談判。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管理者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資料來源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勞動口述影像場記表112-114
  • 創作者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3/10/16
  • 媒體類型
    影片
  • 存放位置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高敏感度典藏庫
  • 時間分期
    200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