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傅標榮先生訪談錄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創刊號「開發與經濟」:傅標榮於民國25年生於楊梅秀才窩,民國44年由台灣省立桃園農業職業示範學校高級部農藝科畢業。退伍後往楊梅鎮公所任職,民國71年至79年間擔任楊梅鎮長,任期結束後往桃園縣政府任民政局專員、民政局副局長、90年代理新屋鄉長,隔年退休後積極主持錫福宮的重建工作。


在擔任鎮長期間,有感於楊梅的對外交通十分不便,故開路成為他的主要政績,如通往新竹湖口的楊湖路、民豐路、和平路、楊銅路等等均為他內任開闢,除此之外,台一線楊梅與湖口路段增設人行道、拆除阻礙交通的軍事建設等,俱為他任內政績。


在產業政策上,他爭取經費建設觀光茶園,改善茶園環境,增建蓄水池、改善運茶道路,不僅方便茶農,也順勢推廣觀光。可惜的是民國80年代後,茶葉價格低落,許多人不願再從事茶業,隨著工商業發展、人口移進,住宅與工業區的需求大增,擠壓到茶田。加上種茶相對辛苦,年輕人不願投入,茶業終逐漸沒落。


在擔任鎮長期間,他認為並未感受到「南北輪政」或「北閩南客」對地方造成不好的影響,主政者由自己家鄉開始建設是自然之事,重點在地方首長必須積極的提出建設計畫,爭取地方建設,合理使用國家經費,則不會有南北對立的情況發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學明
  • 貢獻者
  • 創作者
    吳學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6/03/30
  • ISBN
    2414-772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