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來到宜蘭開墾,必須面對颱風豪雨的肆虐,具有「止風、制煞、鎮邪、拍穢」等效力的石敢當,成為先民的心靈寄託,在路口、水邊或是宅院四周設置一座「石敢當」,祈求合境平安。不過,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石敢當的信仰活動逐漸式微。 同興街安寧的巷子內,由當地熱心居民加蓋了一間小小的水泥安磁磚的矮房,供奉著一座石敢當,默默地見證這百年來北門的興盛及落沒。這座石敢當,碑面向正北,大小為10*3*18cm,材質為砂岩,碑文為石敢當。午後斜陽,幾個居民在此附近閒聊,不管世事起伏,它依舊守在北門,或許因為時光芢冉,石敢當的上緣似乎曾在某一個年代受傷斷裂了,使得石字寫在長方體的頂端.更顯其年代的久遠古樸,幾十年來,旁邊的鄰居都記得每天插上電燈,讓它能在寒冬的夜晚裡,帶給附近居民光明,守護鄰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