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梨勝瀞

本籍靜岡 。作品曾入選第6(1933)、8-10(1934-36)回臺展及第1(1938)、3-6(1940-43)回府展東洋畫部,畫作簽名以「勝瀞」落款外加一方印。根據三島市鄉土資料館的官網,高梨本名榮作,1929年京都繪畫專門學校(今京都藝術大學)畢業後渡臺,返日後自1948年起在三島第一高校(今三島北高校)擔任美術教師,該校的校徽便是由高梨設計的。經查總督府職員錄,高梨1929-31年任教於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1934-38年轉任內務局土木課工手,1939-44年轉至蘭陽高等女學校、宜蘭農林學校、宜蘭中學校等校任教,薪資月120圓至年四級俸。此外,1937年,高梨的文章「畫的精神」被《南文學》轉載於〈卷頭言)(應是摘錄,原出處不詳),呼籲尊重傳統,傳統即「國民精神的核心」、「在我們血潮中流動的力量」,新的藝術也必將以此自覺為前提。此種符合時局的愛國情操與言論,例如1943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其長男里美(16歲)志願入學「決戰下的少年航空兵學校」獲准時,從其對來訪記者的發言:「合格少年航空兵沒必要登上新聞版面,是件很普通的事」,亦可見一斑。

基本資訊

  • 別名
    高梨榮作
  • 讀音
    タカナシ ショウセイ(Takanashi Shosei)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靜岡縣田方郡田中村
  • 出生年月日
    1904
  • 卒年月日
    1987
  • 來源
    1.〈天翔る興亞の大空 憧れの少年航空兵へ 宜蘭市旭町高梨里美君見事に合格〉,《臺灣日日新報》,1943-03-30(版4)。2.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学校・京都市立繪畫専門学校校友會編,《二葉:創立第五十年記念号》,京都:同編者,1930,頁74。3.高梨勝瀞,〈卷頭言),《南文學》第2卷第1號,南文學社,1937-02-24,頁1。4.〈歴史の小箱 三島ゆかりの芸術家たち【1】),《広報みしま》第222号(平成18年11月1日号),三島市郷土資料館,(https://www.city.mishima.shizuoka.jp/kyoudo/publication/pub_kobako017266.html2020-07-01瀏覽)。
  • 父母
    不詳
  • 撰寫者
    李淑珠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6(1933)、8-10(1934-36)回;府展第1(1938)、3-6(1940-43)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