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崙崇德宮

大崙崇德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大崙崇德宮,地址中壢區內厝里中正路4段26巷36號。原由地方仕紳張雲鐵等人,因鑑於每年春秋二祭,都採臨時搭建祭壇,相當不便。而且大崙區域的文化低落,因此要啟發青少年向善好學,於是發起籌建廟宇兼設育樂中心,遂邀集信徒代表在昭和3年(1928)由大崙區域民眾共同集資,於昭和6年(1931)5月完工。 崇德宮為雙主祀神廟,主祀三官大帝與五穀大帝,並同祀觀音佛祖。原廟在昭和19年(1944)因皇民化運動的寺廟整理運動時被廢,戰後重新供奉原神像。民國57年(1968)興工重建。本宮信徒為大崙區域民眾400多戶,且多為中年以上男性。日治時期屬中壢郡中壢街大崙大字,清治時期屬竹北堡大崙庄,可以看出雖然行政區域改變,卻未造成祭祀圈範圍的變遷,始終維持傳統。本宮採財團法人制,祭祀組織由月眉里、內厝里、山東里各區分上、下兩組,即上山東、上內厝、上月眉、下山東、下內厝、下月眉等六個輪值區域,每年由值年區內庄民裡,以擲筊產生爐主及眾首事,再由爐主分配各首事任務,分別負責迎媽祖及年度祭祀事宜。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崇德宮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989653
所在地-經度
121.181422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大崙崇德宮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8)/戰後時期 (1945~)
撰寫者
林煒舒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