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眉圳隧道

大溪區月眉圳石硿,是桃園境內極少數保留清代水圳引水道的月眉圳石硿原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紀念價值。 大溪區的灌溉取水,都以取用河水作為農業灌溉使用,其中月眉圳石硿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年之久。月眉圳灌區在日治時期原屬「三層水利組合」管轄的水圳,於昭和16年(1941)3月由臺灣總督府命令,將「三層水利組合」整併入「大溪水利組合」。戰後於民國34年(1945)依〈臺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改進辦法〉的規定,將大溪水利組合合併於「桃園水利組合」。 從此張照片可以看到,早期先民開掘坑道採人工挖掘水渠底部,坡度並不順暢,隧道高度也不一致,甚至部分段落高度僅60公分。圳道因經歷百年輸水與地質風化作用,部份段落的坍塌、淤積狀況較為嚴重,因而桃園農田水利會在近年進行月眉圳改善工程,將月眉圳渠道改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達成順利灌溉大溪區域農田的任務。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煒舒
  • 貢獻者
  • 創作者
    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