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文獻雜誌第16期編輯室報告:海邊的時空

編輯室報告 在十七世紀前活躍於新竹地區的平埔族中,道卡斯族竹塹社起初的活動範圍,主要分布在香山一帶及鹽水港附近,所以新竹古名「竹塹」,不少學者就認為與「海邊」脫離不了關係。 事實上,新竹的海岸線長十六公里,在臨海的各縣市中算是最短的,僅約占全國海岸線總長度的百分之一。然而,在這麼短的海陸交接地帶,卻有著相當豐富、猶如寶庫般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值得新竹人花一輩子的時間親近與探究。 自然生態的變化著眼於「空間」的改變,而人文歷史的改變則著力於「時間」的排序。不能否認地,人類雖在時空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絕對不是一個能主宰一切的角色,而本期的主題為「海邊的時空」,相當多元的內容從歷史的、地理的、生態的、環境的、人文的、規劃等多種角度切入,剖析出濕地的風貌、漁業的藍天、海岸的規劃以及海邊商業的衰榮等等,確實值得讀者諸君細細品讀,並從中了解新竹海邊在物換星移中的現況與未來。主要文稿內容如下: 一、洪明仕 漫談香山濕地的生態環境 介紹香山濕地的重要性、生態系運作模式、生物分布概況、香山濕地現存的環境問題等,供讀者了解生態環境的價值以及必須善待的道理。 二、吳明峰 漁業有藍天-從漁業推廣工作者的角度談新竹漁業未來之發展 以漁業推廣工作者的實際經驗,剖析漁業發展的未來走向、並列舉實例說明如何從漁業資源枯竭的環境中重振旗鼓,經營出新竹漁業的一片藍天。 三、梁翰斌、程孝民 新竹市生態休閒海岸發展願展 以調查及規劃者的視野切入,試圖找到新竹濱海地區的自然休閒及人文史蹟特色,並作提出具體的環境保育策略及發展規劃建議,對於關心新竹市海邊未來發展以及對海岸願景塑造有興趣的讀者,是不可多讀的好文章。 四、鄧時中 清末香山沿海地區商業活動初探 探討清末香山沿海地區與商業活動有關的各種事略,包括港口的興衰史、經貿輸出入的發展以及沿海各類別商業之經營,表列內容詳實,為重要的歷史探究文章。 五、陳立台 日治後期新竹市買賣之研究 探討一九二○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間,新竹市的商業買賣行為。其中舊港地區與新竹的經貿活動關係如何密切,以及市區內的商業類別與經營型態變遷,都有相當深入的剖析。 六、張德南 香山區庄長陳雲如 介紹資歷齊備的香山區庄陳雲如先生生前事蹟功略,舉凡交通建設、產業振興、公共建築、教育推廣等,感念其對香山一帶卓著的貢獻。其餘各篇內容,各有見地,可資參考。 洪明仕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7&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貢獻者
    新竹市文化局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洪明仕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