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60年6月18日。
此張照片拍攝於臺北市中山北路與南京東路的交叉口。此處是較為寬闊地帶,成為歡迎隊伍的集中地點。艾森豪搭乘的禮車未到之前,憲兵即努力進行人員調度,準備歡迎工作,左側豎起的長柱寫著中英文「歡迎艾森豪總統」,許多的民眾高舉著「歡迎艾森豪總統」的旗幟、立牌;建築物的高樓層、陽台內亦聚集著許多歡迎民眾,他們取得了最佳的地點,可以從高處一窺整場活動的面貌。艾森豪總統訪華象徵著中美友好關係達到嶄新最高點,這歷史性的一刻可不容錯過。 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踏上臺灣的土地,象徵著兩國緊密關係達到了最高點。軍警、民眾們都欣喜地迎接艾森豪總統的到來,迎賓隊伍的動線及各團體的出場順序都先行排演過,以確保重要時刻不會有任何的疏失。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