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市的大坡路,這是通往礁溪鄉龍潭地區的通道。大坡,原寫為大陂,指的是現在的龍潭湖,因為湖的面積廣大,所以稱為「大陂」。依據《噶瑪蘭廳志》記載:「四圍大埤在廳治西六里,四圍山腳隘寮之北,縱廣約各百丈,深四、五丈,以庄得名。」清治末期,這個地區稱為「大陂庄」,屬於四圍堡。 後來大陂改名為龍潭湖,更名的傳說有二:一是早年湖水主要來自地下湧泉,圍繞湖水的山稱為蛇山,後來因興建黃帝神宮的緣故,地理師堪輿風水時,指稱這個地方極富靈氣,其中兩座突出湖面的山,山貌像是一公一母的龍,公龍為黃龍山,在龍頸上建黃帝神宮,龍頭則對著主要出入口,而母龍則伴於公龍的右側,經過相關人士討論後,於是改名為龍潭湖。另有一說是周至柔將軍曾到礁溪視察,將大埤改為比較雅緻的「龍潭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