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淨土寺農曆七月燄口法會研究

早期針對佛教寺院儀式研究的參考文獻並不多見,因此本文針對新竹市日治時期佛教淨土宗代表的遺留寺院淨土寺,進行田野調查研究,淨土寺為一座尼眾清修道場,前身為日本淨土宗佈教所。本文透過最能彰顯佛教慈悲精及神秘主義的瑜伽燄口施食儀式進行分析,期能讓大眾了解此一儀式的演法過程意義。 在眾多的佛教儀式中,施食儀式可以說是最能彰顯佛教慈悲精神的儀式。一般在燄口中可分為四個壇場:1瑜伽壇。2超薦壇。3面然大士。4孤魂壇。但在淨土寺的農曆七月焰口法會只有三個壇場,將面然大士壇和孤魂壇合併並沒有供孤魂的牌位,壇場中的瑜伽壇和面然大士壇設在淨土寺的大齋堂內,而超薦壇而設在功德壇內。施食的對象為幽冥界眾生,他們因為過去生所造的罪惡,今生感得形貌醜惡、飲食缺乏,承受種種的苦事,所以施食超拔他們。到了唐朝時,金剛智、和不空兩位唐密祖師,集成《焰口儀軌》,歷代諸師,再增加顯密諸文,相傳至今,即今成為今日的《瑜伽焰口施食要集》。本文先對心茂法師的燄口佛事,做初步的探究,未來的研究則可對儀文的內容思想做進一步的意涵分析,並對不同傳承的燄口主持者進行演法的比較,及和其它的施食儀式做對比。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陳省身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7/09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