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透過戶籍資料調查、文獻回顧、田調訪談等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進而分析、歸納出以下結果: 張也西麗原為居住於尖石鄉梅花村之泰雅族人,因媒妁之言嫁給居住於新埔大平窩之客家人張在富,變更其姓名並捨棄泰雅族人的身分進入客家族群之中,與家族親人相處融洽,後因產後身體虛弱又感染風寒,於1947年逝世,享年31歲。在當時新竹地區的原客通婚不甚普及,但由於地緣關係再加上樟腦產業的興盛、貿易往來的頻繁等等因素,原客關係是緊密相依的,彼此甚至會學習對方的語言以方便進行交流,故並不會有歧視的情況出現,再加上娶原住民女子之聘禮遠低於娶客家女子,因此產生了原客通婚的現象。也因此地區原客關係緊密,其後代子孫對於自身原住民身分的認同多抱持著不排斥或是接受的態度,而這層對原住民身分的認同,也促使了此次研究的產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原客之間的關係,同時激起閱讀者探詢自身家族歷史的動力與契機,讓台灣這個多元民族的故事可以更加的豐富與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