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承秋季掃墓與鄭崇和墓園

崇和墓園在後龍石班坑,自古以來即被居民稱為「旗桿墓」,是一座規模宏大,構造完整,設計優美的清代官式古墓。崇和渡台之後,徙居後龍溪洲,之後購得此地,此時地上建物或已傾毀或已被拆,故被稱為老屋地。崇和卒於道光丁亥七年七月四日卯時,享年七十二歲。四大房依囑將老屋地營而葬之。 當年祖先買的土地,全部承租出去,農作物一年兩熟,秋收之後同時收取租金,經費充足再行舉辦掃墓,因此鄭家將崇和祖的掃墓時間,訂在每年秋末,即是配合向佃農收租的時間。 崇和墓園包含了碑文、石像、石望柱、神道、神道碑神、碑石等,其形制與規模,比尋常百姓的大很多。墓塚龍邊的后土,與墓塚後頂上端的龍神,設置規格除了有刻字神碑,還有左右雕花的曲手,嚴然像似一座墳墓,這樣的規格也是該墓園的特色之一。 崇和古墓被定為國家二級古蹟,成為文化遺產,可提供文史研究及旅遊參觀,兒孫每年隆重舉辦掃墓,曝光於新聞媒體,帶動社會慎終追遠,孝祖敬宗的風氣。也讓開枝散葉旅居各地的族親,相互團聚,增加凝聚力,增加鄭家無形的資產。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鄭枝田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6/10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