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益記最重要的人物,是明治27年嫁給周其華三子周清泉,後人稱㜁媒祖的李氏桔,含辛茹苦主持家業,在大正10年主持立鬮書分家,分家後兩年,帶著周敏益買下娘家李陵茂家族的北門203、204番地的大厝,並請書法家李逸樵在大厝正面題字「周益記」,這是周益記名稱的由來。 周益記的主人是周敏益,本姓吳,生於明治39年,2歲即被周家收為螟蛉子,17歲時返回新竹隨㜁媒祖買下周益記大厝並著手整備,20歲時與㜁媒祖一起正式入住大厝。李氏桔為周益記注入優良的家風與傳統,而嫁給周敏益的大稻埕富商錦記茶行陳天來家族,則為周益記添加現代的西洋風采。 周敏益生活簡單而規律,篤信佛教供養僧侶,可惜民國40年因鼻咽癌英年早逝,得年45歲。 㜁媒祖李氏桔與周敏益在大正15年入住大厝時的模樣已不可考,唯一確定的是面向北門街的是二層樓樓房,面相後車路長安街的是一樓平房。民國34年二次大戰結束,周敏益回到新竹長期定居,周益記大厝終於進入到「家族全員到齊」狀態。民國70年舉家搬到台北,此時的周益記成為過年過節及祖先忌日時才有子孫回來的暫時厝。民國100年開始原貌修復,民國102年9月取得新竹市市定古蹟的資格,更確定了周益記只能原貌修復,不能被拆掉蓋新的樓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