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凝聚文化科技力量鑄造新竹全方位城市風貌

市長序 凝聚文化科技力量鑄造新竹全方位城市風貌 城市的規劃,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新竹市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及深厚科技實力,不僅擁有北台灣最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自1980年代初期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在新竹設立以來,吸引了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帶動新竹市的發展與人口成長,成為有「臺灣矽谷」之稱的高度發展城市,在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的治理規劃下,新竹市的「文化科學城」城市風格因此而鮮明了起來! 一座城市最豐富的表情,端看文化的蓬勃發展!繼成功打造新竹世博臺灣館產創園區為獨樹一格的休閒旅遊觀光景點後,未來,新竹公園將成為下個重要的施政目標,將人文與環境規劃結合,並注入文創、藝術、科技、教育等豐沛元素,盼使其設立時間即將屆滿百歲之際,以嶄新的文創聚落風貌呈現在市民面前。 近年來,智慧城市的概念,在都市化的進化過程中,已成為現今各大先進國家區域發展的重要指標。我國中央政府已著重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國內各城市亦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新竹市獲選為2014 年全球七大頂尖智慧城市,亦是全臺第一個發行市民卡的城市,不僅結合悠遊卡小額支付功能,將來陸續新增交通、醫療、旅遊、商業之整合應用,使市民卡應用上更符合民眾生活需求的服務。同時藉由連結各縣市成立的產、官、學、研跨領域的智慧城市交流平臺,共享合作成果,並做為地方與中央之間有效對話的窗口,將中央的政策落實在地方,並協助各縣市政府推動具備在地化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 本期文獻以「城市規劃與治理」為主題,邀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江天健教授擔任主編,收錄李維修〈增產的困惑─內海忠司的新竹州「產業五年計畫」〉、謝秀宜〈新竹市智慧城市發展歷程與策略研擬之探討〉、李家萁、倪進誠〈新竹都會發展軸線往東轉向之探討─兼論西側地區發展之侷限〉、黃正斌〈影響新竹市社區營造成效之因素探討〉、劉雅華、闕雅文〈新竹市海岸觀光遊憩資源遊客滿意度調查〉、榮芳杰〈新竹市有形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工作之芻議〉、陳惠齡〈從「傳統竹塹」到「現代新竹」─「第一屆台灣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意義與省思〉、林益彰〈竹塹文學獎中的地景研究及發展程度〉、吳沁昱〈戰後初期新竹政治的活動─以新竹市參議會為中心(1946-1950)〉及張德南〈不倦不怠,無憂無懼的書畫家:田玉青(1971-1999)〉等文章,透過不同的城市面向切入探討,以文化為弓,科技為箭,引領新竹邁向全方位宜居國際城市為核心目標前進。最後在此謹向主編及諸位作者致意。 新竹市市長許明財謹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