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火車站的賞析與期待

1887年(清光緒13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開始鋪設基隆與新竹的鐵道,1993年通車,當初的新竹火車站設於枕頭山下(今玻工館附近),日治時期於1913年(大正2年)遷建於今日新竹火車站位置,由日人松崎萬長設計,建築物屬於加強磚造,總工程費22,500元。建築風格屬於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和哥德式風格。本文分成1.西方古典建築立面的設計原則 2.盔式尖塔與屋頂3.哥德式鋸齒狀山牆4.拱心石5.矮柱(托斯卡柱式)6.室內壁飾7.金屬鐵柱,來說明新竹火車站的建築美。作者認為新竹火車站的室內空間使用,缺乏歷史建築再利用的觀念,幾乎看不見對歷史建築的尊重,文末提出五點建議,也認為歷史建築的使用必須兼顧關聯性和協調性,所有新加入機能都必須與歷史建築空間有關聯性,所有新設置的材料也必須與歷史建築空間有協調性,相信新竹火車站再進一步整理室內空間與戶外廣場,將會是有歷史感的空間。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林志成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08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