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美軍航照圖的判讀、《第六海軍燃料廠史》的敘述、《海軍燃料廠新竹支廠檔案》及耆老訪問,來解說新竹合成廠的發電設施。 談「新竹發電所」,相信很多人會說「新竹有嗎?」歷史上「新竹的發電所」倒還不少,從歷史看最早有1912年的新竹第一發電所、新竹第二發電所、軟橋發電所、1944年燃料廠新竹施設的發電所(710裝置)、除了新竹電燈株式會社提供電力外,還有南庄物產商會南庄水力發電所8KW。工廠因有汽罐(鍋爐),它們也會自己設立自家用發電所,如新竹製糖株式會社維祥發電所17KW、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新竹發電所(在新竹水田)20KW,另外,1936年興建軍用的新竹飛機場,它應有防空砲火及探照燈,通常也會自設發電所,以防萬一輸電線路被破壞,探照燈無電可用,無法應戰。《第六海軍燃料廠史》日文書有710及717緊急發電裝置。710經鄭揚祿前輩指認是發電所。《第六海軍燃料廠史》新竹施設配置圖中,直角三角形範圍內,標示「原動缶與貯炭場」,換句話說是燃煤火力發電所,但戰後OSS寫真與現況卻是面目全非。


